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
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2025-05-25 11:56:45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浩)近日,上海收费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10家网约车平台计程计时的消保比较试验结果。在110次测试中,委测网约有57次被多算路程、车平40次被多算时间,台超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半数被多

据介绍,订单本次比较试验面向的上海收费网约车平台,为目前上海市许可并且以计程计时信息进行费用结算的消保平台,共10家,委测网约包括AA出行、车平斑马快跑、台超曹操出行、半数被多滴滴出行、订单美团打车、上海收费神马专车、神州专车、首汽约车、享道出行、悦道出。

比较试验依据JJF1578-2016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(试行)》,模拟消费者在网约车平台下单,每个平台进行11次测试,覆盖高峰期(7:30-9:30,16:30-19:00)和非高峰期(10:00-16:00)两种时间段,包括机场线、城市峡谷、林荫路、高架上、高架下、隧道等6种典型场景,将每次测试订单中平台用于结算的里程和时长,与标准检测设备测试出来的里程和时长进行对比,以反映计程、计时误差。

计程: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程误差范围在-11.3%至18.6%之间,在城市峡谷和隧道等场景中容易出现较大偏差。

规范要求计程误差-4%至+1%,本次比较试验有30次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否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,正偏差都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110次测试中,计程正偏差有57次。其中,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0.5至4.8元,占订单总金额的比例大致在1%-6.5%。

计程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情况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首汽约车(5次)、曹操出行(5次)和神马专车(5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神马专车(9次)、滴滴出行(8次)和曹操出行(8次)。

神州专车的11次计程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计时:神州专车误差概率大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时误差范围在-57秒至58秒之间。规范要求计时误差≤1.5秒,本次比较试验有35次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110次测试中,计时正偏差有40次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除享道出行用于结算的时长精确到0.01分钟外,其余9家网约车平台用于费用结算的时长单位均为1分钟(或四舍五入、或舍掉秒数),故因计时带来的最大费用偏差为服务车型的每分钟计费单价。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4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和曹操出行(6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5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、曹操出行(6次)和悦道出行(6次)。

美团打车、AA出行、神马专车、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台的11次计时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建议:网约车要提高算法准确度

数据显示,2020年,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约车相关消费投诉共计586件,其中四分之一涉及到计费纠纷。有些消费者会反映某次网约车订单计费不准,与预估或者经验存在偏差,但消费者个体往往很难提供确凿的证据。上海市消保委指出,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,单笔订单计费不准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并不直观;但若建立在每日上海市网约车订单巨大体量的基础上,由于计程计时不准确,可能引起的将是消费者群体巨大的损失。

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企业的培训,督促其履行计程计时的主体责任,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,推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程、规范的修订与优化。网约车企业应加强技术研究,优化升级算法,特别是针对隧道、城市峡谷等特殊场景,提高计程计时准确性,不仅要做到符合标准要求,还应以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为目标。

同时,建议消费者选择有网约车运营资质的正规企业服务,如遇消费纠纷,保留截图、录音、消费凭证等证据,以供后期维权。

责任编辑:24
  • 综合 | 中心 | 文化 |
  • Add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
    Tel:020-123456789

    | Copyright © 上海大众联合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>
    友情链接: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  吉林梅河口:消除27起农村食品安全隐患  浙江累计发展“同线同标同质”产品超2000种  江西鹰潭:多措并举推动惠企政策落实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  江苏无锡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主题活动  广西桂林启动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  北京石景山:查餐饮 护食安  北京丰台: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 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  浙江绍兴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工作 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!上海金山举办食品安全立功竞赛  浙江绍兴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工作  浙江累计发展“同线同标同质”产品超2000种  吉林长春:“服务+监管”保障展会市场秩序  福建古田: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  吉林长春:“服务+监管”保障展会市场秩序  福建通报豪早、妙客等4家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结果  广东开展“儿童用品放心购”和“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”行动 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活力 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  吉林延边: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  广东深圳:发布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6个事项主题场景 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  浙江绍兴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工作  北京顺义:专项检查冷饮市场 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!上海金山举办食品安全立功竞赛 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  广东共查处涉加油机案件85宗  四川召开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座谈会暨校服质量分析会 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  杭州鲜丰水果上线“安心付” 距离“水果自由”更近一步  广州凤南网络科技、广州义德康生物科技等公司被罚  北京石景山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  四川召开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座谈会暨校服质量分析会  上海金山联合开展奶茶店检查 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  广西融安查扣300余件假冒“贝亲”奶嘴、奶瓶 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  北京顺义:开展夏季特种设备安全检查  北京丰台:开展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检查  优化营商环境  江苏南京开展“放心消费•宁来讲” 消费体察  信用提升行动  重庆万盛经开区:严查暑期旅游市场 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 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  守护夜间“烟火气”  校园食品安全  北京丰台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  广西桂林开展成品油执法检查